云南跟团自助游 - 苏州的稻子快熟了,带孩子去看看稻子长啥样

2024-02-27 00:00 1223 浏览
 

稻子熟了!秋天来了!田野充满了风情。

这是普通人的诗情画意,却是农夫的战斗,在每一个金黄的季节,挽起袖子、卷起裤腿,在阳光下迸发原始的力量。

日光漫溢了田野,庄稼汉子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濡透。青筋暴突的手臂已经疲乏,却不敢荒废了今日的好天气。

朝皲裂的手心吐了口唾沫,扬起镰刀,齐腰的稻杆应声倒地。草叶的味道,随着微扬的尘埃弥散开去,飞溅出一群蹬脚奔命的蚂蚱。

“苏湖熟,天下足”。

再过十天,苏州又将迎来水稻成熟、稻香满田的时节。

稻田泛黄、田野铺金,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美丽画卷,即将在这片古老而又现代的土地上徐徐展开。

地处吴地的苏州,稻作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素有“稼渔之区,鱼米之乡”的美誉。早在炎帝时代,神农氏就已经“以火德王,教人熟食”“始制耒耜,教民务农”,教民种植五谷,重视农耕。从那时起吴地就已经有了稻谷。

司马迁也在《史记》中写道,江南“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赢蛤,不待贾而足,地执饶食,无饥馑之患,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又说“夫吴自阖闾、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之喜游子弟,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锏,三江五湖之利,亦江东一都会也”(《史记·货殖列传》)。

说明早在春秋时代,以吴地人就已经吃着米饭,喝着鱼汤,过上“无饥馑之患、无冻饿之人”的富足生活了。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生活方式、环境改变等因素,吴地稻作文化的基础——耕地越来越少。

如何让苏州继续保持吴地的稻作文化传统,已成为抢救性的,迫在眉睫的一件重要工作。

大事咱们没能力管,但还可以开动双脚,去钢筋水泥的夹缝里,寻找残留的几分“乡愁”。

今天,我要带你走进两处稻田,去看一看儿时的江南。

一、甪直农耕区

甪直的稻田围绕着古老的澄湖。

浩淼的太湖水沿着东江、娄江、吴淞江滚滚东流直奔大海。然而,在路过甪直的时候打了个盹,这就变成了澄湖。

滔滔江湖之水,千百年来滋润着甪直的万顷沃土,浇灌着甪直远古文明之花。

在距今5500年前,澄湖地区已开始有人类活动。1974年初,由南京博物院进行的首次考古发掘,揭开了这—历史序幕。

考古现场发掘了由房址、窖藏、水沟、水井、灰坑等组成的生活区,以及由水稻田、池塘、水沟、蓄水坑、水口等组成的作业区。

特别是水稻田的发现,说明在距今5500年前,甪直的祖先已经开始在澄湖甪直地区种植水稻,不仅证明了人工栽培水稻的历史,同时也表明当时社会经济已开始从渔猎经济向稻作农业经济的转化。

望亭·北太湖稻香小镇

北太湖(望亭)旅游风景区,西邻太湖、北接望虞河,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北太湖大道一侧是近七公里的滨湖风光,另一侧是万顷良田与散落其间的自然村落,是鱼米之乡的现实写照。

吸纳着江南纯净阳光与空气,这里的水稻从一株株小禾细密生长、扬花抽穗,在江南的风中,泛着油绿的涟漪,倒映出炊烟斗笠草帽、白鹅水鸭芦花的身影。

稻田密布在村庄的四周,前后左右,与风共鸣、沐雨生长,与明月对歌,看人间日出日落。

从春到夏,又从夏到秋,从少年到白头。

沿着田梗奔跑过弯弯的小河,石桥、乌蓬船、还有青石板的雨巷、古朴的宅院和枯井,于年轮里静候新的生命。

应志刚,浙江宁波人

资深媒体人: 任职媒体20载,曾任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人民网苏南频道新闻中心主任、中国日报网江苏频道总编。

旅行达人: 乐途灵感旅行家(央视形象代言人)、同程旅行家、驴妈妈旅行达人、途牛大玩家、中国国家地理网专栏作者等。

文旅作家: 已出版小说《最高使命》,散文集《突然有了乡愁》、《散落一地的温柔》等。


<
分享:
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
免费获取定制行程
  • 15174421088 微信同号
  • 13307448811 微信同号
  • 825210@qq.com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