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九月旅游攻略 - 探访阳澄湖畔工匠世家,一把刀刻出百年风雅

2024-02-27 00:00 1097 浏览
 

文/应志刚

在我们身边,匠人无处不在,他们倔强而执着地守护着祖辈流传的手艺,为了让手艺一代代传承,他们自觉远离喧嚣尘世,守着一份责任,守着一种精神,让这个世界除了利益的追逐之外,多了一份单纯的诉求。

在苏州相城区阳澄湖镇车渡村,就有这样一个“工匠世家”,祖孙三代以刻刀为笔,以树根、砖头、石头为纸,雕刻着年轮也雕刻着一种关于匠人的精神。

80岁的刘文元做了一辈子的木匠,现在是相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明式家具制作技艺传承人。

他的手艺是跟父亲刘杏卿学的。父亲曾今使用过的工具,他依旧保管的利利落落。有时,他也会用这些老工具做活,那个时候,他觉得“父亲就在身边”。

刘家的手艺是祖传的,早在清末民初,刘家开设的家具作坊“余庆堂”便已成为苏式明清家具制作的代表。

15岁开始,刘文元就跟着父亲学木匠,“父亲技术活了得,不管是盖房子,还是做农具、家具,样样都很拿手。”

刘杏卿在1925年制作的一套家具,依旧保留在刘家的客厅里,已有近百年历史,至今看来,用料、形态、做工都非常上乘,线条流畅而饱满。

孙子刘一鸣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派砖雕代表性传承人,他认为做事先做人,“从一套家具就能看出这个制作人的人品。”

他评价爷爷的这套作品,“至今,直的地方依然笔直,弯的地方又弯得很顺,工艺十分考究,看得出爷爷当时的用心。”

在他眼里,自己的爷爷与父亲,为人都相当严谨务实,对手艺的要求十分苛刻,不打马虎眼。

上世纪60、70年代,老式家具雕花需求量大。由于手艺精湛,刘文元的老主顾遍布阳澄湖一带。不仅如此,在木匠们眼里,他也是个十足的“刘半仙”,不管多复杂的器具,他总能用一双巧手制造出来。

刘文元生育有6个子女,4个儿子继承了他的手艺。

“那时候,孩子们星期天放学在家,就在自己身边学雕刻,有一次我外出办事,回来发现工作台上的‘罗汉头’多了一个,原来孩子们趁我不在家,就悄悄雕了。”

天干三年饿不死手艺人!因手艺受益的刘文元,看到儿子们对雕刻表现出的天赋和兴趣,决定让儿子们每人学一门手艺安身立命。

抱着这种想法,他让大儿子刘一鸣学了砖雕,二儿子刘宝洪学了木雕,三儿子刘宝华学了石雕。

他认为,砖雕、木雕、石雕是一个系统,都属于雕刻范畴。让孩子们学不同的手艺,可以“术业有专攻”。

时光荏苒,刘家的几个孩子都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凭着对事业的满腔热情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成为各个行业内的佼佼者。

作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派砖雕代表性传承人,刘一鸣除精心研究苏派砖雕外,还十分注重吸收其他砖雕艺术流派的精华,多年来,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安徽、江浙等地的古村落,那一幅幅精美砖雕大大丰富了他的创作视野和空间。

刘一鸣在全国范围内获奖无数,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设计制作砖雕贵宾厅,2016年获得“荣誉砖雕大国工匠”称号。

90年代,余庆堂苏式家具制作第三代传人——刘宝洪将作坊更名为工耕堂。

对于技艺的传承,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工艺要传承,款式却要按照现代人的要求与时俱进,在传统的工艺上要有所创新,这是传承的意义。”

为此,他在延续苏式红木家具独特工艺的同时,也顺应时代要求对红木家具的设计进行了一定的改良。

目前,刘宝洪已是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明式家具制作技艺传承人,获得了“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称号。

刘宝华在石雕方面的修为颇高,现已是横泾高景山工艺石雕厂厂长、苏州市雕塑协会理事。

不同于几个哥哥的巧手,刘文元的小儿子刘一维从小在学习方面表现出了更多的天赋,虽然没有传承祖辈的手艺,却在区住建局从事建设工作,用智慧和汗水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如今,刘家的手艺已经传承到了第四代。

刘一鸣的女儿大学毕业后跟随父亲学习砖雕设计制作,至今已有8年,2017年入选“指尖苏州·十佳巾帼匠星”;刘宝华的儿子也正师从自己的伯父刘宝洪,学习明式家具制作。

刘氏家族的手艺后继有人,而刘家匠人世家所传承下来的“家风”,也同样代代相传。

“《长物志?序》中对明式家具的描述有这么一段:‘几榻有度,器具有式,位置有定’,意思是几榻要合规有度,器具要有型有式,摆放的位置要合适固定,这是古代文人对家具款式、摆放方面的要求。

而这也恰恰成为了刘家的“家规”,长辈们常以此约束自己的行为,并教导孩子们做事要严谨,做手艺要精益求精。

“我们小时候,爷爷就一直给我们立规矩,吃饭要等人到齐才能动筷,夏天再热也不能光着脚,外出、回家都要与父母亲打招呼……”

兄弟几个跟着父亲学习木匠的时候,父亲也时常教导他们“做人要诚实守信,做事不能偷工减料,答应人家的事情就要把它做好”。

“父亲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也赢得了很多客户的信任,当时沺泾一带都说刘家雕花家具做得好。”

与父亲在工作上的教导相比,今年82岁的母亲施福林虽不善言辞,但是多年来用自己的行动,给孩子们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结婚60多年,施阿婆始终与老伴举案齐眉、相亲相爱。

孩子们还小的时候,刘文元已经是附近小有名气的木雕师傅了。订单一直不断,白天却还要去地里干农活,手艺活只能留到晚上赶制。

每天晚上,忙完家务、安置好孩子们,施阿婆就给老伴点好两盏煤油灯,在一边给他打下手。

描图纸、钻孔,虽然没有学过,但她却能做得有模有样,给老伴省下不少力气。

在与公公婆婆相处的30多年里,施阿婆从没和他们红过脸、吵过嘴。远近的邻里也都夸她人慈善、好相处。

直到现在,孩子们在母亲的影响下,也一直秉持着孝老爱亲、和睦家人、善待邻里的原则,时时处处宽厚待人。

刘家兄弟们说,“父亲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母亲的善良孝顺、宽厚仁慈,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深深影响着我们,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
分享:
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
免费获取定制行程
  • 15174421088 微信同号
  • 13307448811 微信同号
  • 825210@qq.com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