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
浏览文图/应志刚
明朝有位“宰相”,原本是个和尚,却帮着藩王出谋划策造反谋得皇位,功成之后却不肯还俗,入朝议国事的时候穿官服去见皇帝,下了朝依旧回到寺庙当和尚。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黑衣宰相”姚广孝。
姚广孝是苏州相城区阳澄湖镇人士,原名天禧,祖上都是行医之人。
少年姚天禧生于元朝末年。
元代人分四等,因为南方的汉人被认为是汉族中最具民族气节的群体,南宋灭亡之前,“南人”与蒙古人的斗争从未间断过,所以南宋被灭后,蒙古人大规模屠杀南方汉人,之后的幸存者,社会地位是最低下的。
“南人”的地位不如第三等的和尚,姚天禧因此不愿传承祖上行医的衣钵,很小的时候就说要去当和尚。
到了14岁,父母双亡,学医的哥哥尚未出道,姐姐在别家当童养媳,都无力抚养他,因此小小年纪就成了孤儿。
无奈之下,姚天禧只好跑去妙智庵当和尚。
妙智庵是南梁古刹,位于现今的湘园路北街鱼塘东。
姚天禧跑到妙智庵的时候,因为世道艰难少有香火供奉,庵里的和尚都出去另谋生路了,只剩下一位法号宗传的老和尚守着。
宗传老和尚看这孤儿可怜,于是将他收留,姚天禧由此成了庵里的一名小沙弥。直到4年后,才到穹窿山福臻禅院落发受戒,法名道衍。
道衍在做小沙弥的时候就存有远大志向。
那时候,他经常去河东街观桥头的灵应观,跟道士席应真学习阴阳术数,
这灵应观始建于宋,原名灵应道院。院前有石坊,称“通仙宝坊”,坊前有“通仙桥”,也称观桥。元初遭兵火焚毁。延祐年间由道士苏斗南重建,改称灵应观。
苏斗南死后,常熟人席应真接替主持。
席应真是从苏州玄妙观调来的,学问比宗传老和尚高得多,因此吸引了妙智庵的姚天禧,经常跑到灵应观来向席应真求教,这使得他获益匪浅。
元至正二十三年,道衍在径山师从遇庵大师,潜心于内外典籍之学。
明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明太祖挑选高僧神铭随侍诸王,诵经祈福。当时,道衍得到僧录司左善世宗泐的举荐,并与燕王朱棣相谈甚欢,便要求随朱棣前往北平。
姚广孝到北平后,任庆寿寺住持,时常出入燕王府,与朱棣密谈。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驾崩,建文帝继位,并实行削藩之策。姚广孝密劝朱棣起兵,朱棣道:"百姓都支持朝廷,怎么办?"姚广孝答道:"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
朱棣靖难第三年,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其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
朱棣做了皇帝后,认为道衍功劳最高,便让他还俗,赐名姚广孝,进封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
但姚广孝受官却不肯还俗,谢辞了钦赐的华宅和宫女,仍旧住在庙里面,上朝则用纱帽遮头。官员百姓都称其为“黑衣宰相”。
明永乐三年,姚广孝以钦差身份出赈苏州、湖州二府,见妙智庵梁木腐坏,不堪修理。永乐十二年,姚广孝提出要重建妙智庵。
他一发话,地方官哪敢怠慢,于是重修工程次年就竣工了。
重建后的妙智庵除大雄宝殿外,在西庑又重装了西方三圣像,塑十八尊大阿罗汉像,列于观音殿左右,还增建藏经阁、香积厨等。
当时,西边廊庑还设了姚家祠堂,里边挂了姚广孝画像。这虽有地方官拍马屁之嫌,却也开了佛寺附家祠的先河。
民国时期,妙智庵先后为阳澄区、湘城镇公所驻所,镇第一国民小学校址。庵内原有古银杏树两棵,与庵同龄,民国《相城小志》记载,“古银杏……已遭雷劫一次,火劫一次……止留半树,犹有生气”。
新中国成立初期,妙智庵先为湘东乡驻所,后为湘城中心小学校址。1954年,改建为粮库。目前,妙智庵仍存大雄宝殿及部分廊庑,大殿梁架、斗拱等构件依旧保持明代风格。
庵内现存有御祭姚广孝文碑,碑高0.93米,宽0.41米,祭文约340字,楷书阴刻,保存完好。
2009年7月,妙智庵及御祭姚广孝文碑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御祭姚广孝文碑被认定为苏州市级可移动文物。
至于姚广孝受启蒙的灵应观,也是历经劫难。清兵南下时,曾遭劫兵火,后在康熙中期得以修复。
民国时部分观址被征作他用。1951年改建为粮库。
目前只有大殿幸存,屋架以16根石柱作立柱,中间4根立柱与大梁、轩梁连接,主体结构仍为明代建筑,有宋代风格。
观后有胸围三人合抱古银杏树一株,高大挺拔,树冠茂盛,树龄约700年,称“相城云树”,原为“阳澄湖十二景”之一,1972年被砍伐。
2009年,灵应观玉皇殿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至于院前的“通仙宝坊”早已不见了,唯有观桥无恙。这座高近4米的单孔石桥虽经清代重建,但不失元代建筑风格,也是阳澄湖镇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永乐十六年(1418年),姚广孝病逝庆寿寺,终年84岁。著有《逃虚子诗集》《独庵外集续稿》《佛法不可灭》《净土简要录》《道餘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