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预算 - 梅州游记

2024-02-27 00:00 1104 浏览
 


  去过三次广东了,还未到过梅州。这次无论如何也要造访一下这个客家之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结束了我的台湾自由行,于2012年11月7日从平潭一路向梅州进发。早上先乘汽车到福州(49元),在福州住了一晚,11月8日一早乘动车D6029次到厦门(81元),再乘跨省长途汽车到潮州(99元),没有停留,马上转乘汕头开往武昌的K800次火车到梅州(29元)。一路颠簸,终于在晚20点多到达梅州,入住早已订好的七天酒店(梅州嘉得利店),刷卡交了三天的房费(共291元),准备为期三天的梅州背包自助游。

  11月8日一整天没好好进餐(早上赶火车没来得及吃早餐,中午赶汽车只在车站外买了6元钱的煮花生),于是来到梅州街头找食吃。寻到距离酒店不远的一家客家风味小店,点了从未尝过的鱼头煮粉。约10分钟后店主人用托盘将鱼头煮粉端上。热腾腾、香飘飘的一碗,粉类似北方的粉丝,很细很软,放有白菜,还放了白胡椒,汤是乳白色的,鱼头显然是炸过的,炖在汤中味道实在是不错。于是左手拿匙,右手持箸,左右开弓吃将起来。吃得热汗淋漓、满口留香。交了餐费15元,谢过店主人,打着饱嗝踱出小店。花钱不多却吃得很好,很满足很惬意(小百姓就是这样,呵呵)。回到酒店房间,发片到游多多、写游记、在QQ与女儿女婿聊天,尽管今天只拍了一张照片(潮州火车站外景)但感觉很充实。这就是我喜欢并继续着的旅游生活,不求奢华但要充实要快乐要丰富要有感悟和收获。

  11月9日一早起来在七天酒店吃早餐,7元一份,超值!含鸡蛋一个、小豆包两个、小馒头一个,榨菜一盘、苹果一个、杂粮粥和豆浆各一碗(喝完不够还可以取)。乘了14路公交车(或7路)车票为上车两元,到江南长途车站,买到9点发车的到大埔的中巴(距离66公里,票价22元)。车行1个小时36分,到达大埔三河镇。经与镇政府门卫人员咨询,前往中山纪念堂。一位老人自愿为我带路,他的热情令我感动。到中山纪念堂门口,与雨倩(网名)见了面(两天前在福州曾给她打过电话咨询参观事宜,她非常热情地回答我的问题,给我留下极好的印象),她和我同姓,又和我女儿同年,感到特别有缘分哦。她免了我的门票(应该是10元),还送我一只番薯(她爸爸自己种的)。真是太感谢了。遂欣欣然进入纪念堂参观。

  该中山纪念堂位于中山公园内,建成于1929年,是国内建成最早的孙中山纪念堂。据史料记载,1929年,曾为中华革命党党员、同盟会会员的大埔县三河镇人徐统雄募捐巨资,在三河凤翔山脚明代兵部尚书翁万达墓道周围的空地上兴建了中山纪念堂。纪念堂占地250多平方米,为钢筋水泥两层楼房,正门墙上的“中山纪念堂”为胡汉民所题。堂内正中位置有孙中山遗像一幅,上书孙中山字迹“博爱”;正中横梁有两块匾额,一为蒋中正手书“景仰国父”,一为林森手书“作君作师”。堂前有一座富有民族风格和传统色彩的牌坊,是同时兴建的中山公园的正门,石牌坊上段的“中山公园”4个隶书大字为胡汉民手书。纪念堂左前侧建有一六角碑亭,《三河中山纪念堂记》石碑便立于亭中。“文革”期间,碑亭及部分文物被毁,石碑被弃置在院内的草坪上,被尘土荒草掩埋。纪念堂长期被作为三河镇汇城小学的礼堂使用,虽然后被大埔县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主体建筑至今保存完好,但有关纪念堂的历史与价值长期不为外界所知。直至大埔县三河镇发掘出《三河中山纪念堂记》石碑。碑文明确记载,大埔三河纪念堂建成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不仅比1931年建成的广州中山纪念堂早两年,也早于1930年10月落成的广西梧州中山纪念堂,当属目前发现的中国历史上最早建成的中山纪念堂。院内干净整洁,植物郁郁葱葱,孙中山先生雕像屹立在纪念堂前正中央。高大、肃穆、威严,令人肃然起敬。进入纪念堂一楼,正面是一蜡像群像,表现的是孙中山先生到三河坝劳军后,在天主堂行营会馆敦促陈炯明援闽护法的情景。

  人物除孙中山外,还有蒋介石、邓仲元、胡汉民、陈炯明和张猛。上二楼,是一个关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迹和相关历史文物展,图片、手迹历历在目,说明详实。重点拍了一些,包括孙中山的父、母、兄的照片,中华民国三年交通银行印制的10元钞票,孙中山和宋庆龄(当时叫宋庆琳)孙中山宋庆龄结婚誓约书及当年的合影,孙文大总统誓词手书,孙中山先生题字,1945年印制发行的中国国民党五十周年纪念邮票,革命烈士、才女秋瑾的照片等等。纪念堂后面的花园里,立有清代名人描述三河坝之美的碑刻。补充说说三河坝,三河坝位于汀江、梅江、梅潭河交汇处,山环水绕,风光秀美,之前舟楫辐辏鳞次两岸,商贸者为浮店。星罗洲浒,凡鱼、盐、谷、粟、布、帛、器用百货悉备,人谓之为“小潮州”。文人墨客路过此地,题咏颇多。拍了几幅诗词作品,选两首摘于此。清末大埔三河文人范彝甫诗“韩江秋泛”:千载溪山尚属韩,扁舟秋水更盘桓;江涵海势连天阔,风卷潮声到郭寒;桔柑绕堤烟漠漠,兼葭依渚露湍湍;欲从驱鳄寻遗迹,以庆安流指点难。清代陈周礼“三河午泊”:巨镇三河接海天,朝昏帆叶过江前;浓妆半露市门妓,骄贵争奢沽客船;白鹭随云来野浦,村姑带雨过荒田;夜来又听渔歌起,不是江州泪黯然。

  游完中山纪念堂,又去拍明代古城墙,这里是不要门票的,上到城楼上,看到当地人在城墙上晾晒青菜,拍了几个镜头。

  又去拍老街和韩江源客家母亲石雕像,路上遇到两个客家中学生,她们热情地给我带路。和渝东南那些古镇不同的是,这个老街已经没人居住,只留下残破的民居建筑,却极其有味道。

  韩江源客家母亲石雕像则坐落在汀江、梅江、梅潭河交汇处,象征从这里开始的韩江,是客潮两地人民生命之源的母亲河。该标志性建筑为客家母亲牵背着男孩、牵着女孩的石雕造型,高9.8米,重136吨。客家母亲头扎发髻,侧转着脸,正在和小儿子对话,梳着两条小发辫的大女儿则仰望着母亲,似乎在聆听母亲的教诲。母亲面带微笑。笑容中透着坚毅与慈祥,体现了客家妇女奋发图强、勤劳坚韧以及对光明未来的信心和期望。

  拍摄完毕,走到中山大桥等车,桥上有一尊石碑,上面字是孙中山孙女孙穗芳题的。字写得中规中矩、浑厚有力。遂拍下。等来驶向梅州江南车站的巴士,回到七天酒店,去吃客家风味餐“鱼香村”套餐。客家传统特色鱼焖饭套餐为鱼肉+青菜+鱼焖饭+原蛊炖汤(生地土茯炖血骨/猴头菇炖肉球/艾根炖鸡/枇杷花炖龙骨/石斛炖鸡/灵芝孢子粉炖鸡/洋参田七炖水鸭/猪肘炖墨鱼/茶树菇炖水鸭/党参枸杞炖猪心/枇杷花炖血骨/鲜人参炖鸡汤等10多种,价位在12元到26元之间,可任选)!此餐选用新鲜草鱼,农家香米,农家传统大铁锅焖焗方式,香味十足,营养丰富,物超所值!

  11月10日,今天计划先去灵光寺,再去雁鸣湖旅游度假村。昨天就看好了路线,乘10路公交车即可前往。早上上10路车,超拥挤。路线也很长。灵光寺坐落在广东梅县县城东南40公里的阴那山麓,叶剑英元帅的故乡梅县雁洋镇,属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和广东省风景名胜区,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主要名寺之一。灵光寺本名“圣寿寺”与广州光孝寺、韶关南华寺、潮州开元寺齐名。相传唐代咸通年间(860-374年),福建高僧惭愧法师(俗名潘了拳)周游广东各大名山,看到此地山青水秀,人杰地灵,乃开山结庐,净修梵行。惭愧法师圆寂后,人们在其茅房旧址建造庙宇,以作纪念。明代洪武十八年(1385年)进行扩建,改名为《灵光寺》。扩建后,增添了菠萝顶、诸天殿、罗汉殿及钟楼、鼓楼等建筑,建筑面积为6000多平方米,规模宏大,结构精巧。

  灵光寺门票老人半价20元。走进灵光寺,首先到吉祥天大酒店免费品茶。这里的灵光寺禅茶,与千年古刹、千米高山、千亩茶园融为一体。这里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常年云雾缭绕,早晚温差大,土壤含有机质高,非常适合茶树的种植。每天伴着梵音渺渺、晨钟暮鼓,那每一片青芽都充满了灵气。禅茶是指寺院僧人种植、采集、制作和饮用的茶。所谓“禅茶一味”:禅是一种境界,茶是物质的灵芽,“一味”讲求的是心与茶、心与心的相通。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现象,茶与禅本是两种文化,在其各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产生接触、相互渗透和影响最终融合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禅茶一味”在这里是这样的描述的:禅茶一味,梵我一如,无欲无求,大觉大悟;茶清如露,心洁如佛,一茶一禅,一物一心;佛为众生,茶蕴万家,佛度凡人,茶净苍生;以茶为禅,百木为茶,禅心茶味,自在自得。这样的境界是我喜欢和推崇的。我在这里买了一个柚子(5元),坐在木桌旁一边吃一边品茶,茶味浓香纯净、回味绵长并略带苦头,柚子则多汁甘冽。坐在这里慢慢吃慢慢品,真是人生一大享受。

  灵光寺坐落于阴那山,左青龙,右白虎,双峰拱抱。灵光寺是广东四大千年古寺,建于唐朝(860年),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在灵光寺,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九都非常热闹,这天是客家人的传统节日叫“太阳生日”,这一节日的形成,相传与明太子朱慈烺 有关。相传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京城,崇祯皇帝自杀,明朝灭亡,东宫侍读李二河( 又名李士淳)带着太子朱慈烺 潜逃,隐居阴那山,太子在灵光寺剃度出家做了和尚,之后云游四方,而李二河则隐居灵光寺“三柏轩”内著书立说,编有《三柏轩集》、《阴那山志》等。太子和李二河等反清义士为纪念崇祯皇帝,每逢崇祯皇帝自杀之日,即农历三月十九,在灵光寺内祭奠先皇。为掩人耳目,加之明朝之“明”有阳光、太阳之意,于是便对外诡称是“太阳生日”。之后这一节日成为梅县客家地区的一个传统节日。关于明太子到灵光寺出家的传说,其实一直有之,灵光寺殿顶相传就雕塑有一百二十条龙,意指此寺内有“龙”在此。灵光寺最具传说的就是“三绝”了。第一绝是“生死树”。在灵光寺门前的草坪上,有两棵柏树一生一死。生树高30多米,枝繁叶茂,傲然挺立;死树高度相当,干大枝壮,枯死而不腐不朽。这就是有“广东宝树”之称的“生死柏”。遂拍下。此柏树是建“圣寿寺”之前由唐代僧人潘了拳亲手种植,树龄达1100年以上。据史料记载,枯死的柏树已死了300多年,生柏从此不再长高,虽郁郁葱葱却与死的那株几乎同样高大。因灵光寺内修缮,故第二绝和第三绝没有看到。简介如下:第二绝是螺旋形藻井,寺中雄伟壮观的主殿大雄宝殿常年香烟鼎盛,但不管任何情况下,都没有香烟薰人。人们传说是因为殿顶的藻井所起的作用。据寺里的和尚介绍,这个藻井是用1000多块精制的长方木构成的螺旋形藻井,相互接口没有用一枚钉子,结构巧妙奇特。据了解在我国这样的藻井仅有两处,另一个是北京天坛的方形藻井。后人分析是大殿内的藻井将殿里香烟及时吸到殿顶迅速排出,但人们在大雄宝殿的屋顶上却见不到烟雾。所以至今仍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第三绝也更具传说,有点神秘色彩的味道。是大雄宝殿后面山上绿树繁荫,但大殿屋顶上却没有一片树叶,这到底是为什么?至今仍是个谜。近年来,灵光寺的“三大猜想”不但吸引了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前来“解谜”,连国外的许多专家学者也慕名纷纷前来“猎奇”,至今仍无人能解其中之谜。有一个说法是,这座山呈扇形状,这个寺庙刚好坐落在中间,即使有树叶落到屋顶,也很快就被两面的来风给吹跑了,这只是一个说法,没有得到权威的认可。

  灵光寺三绝为灵光寺增添了神奇的色彩,这里常年香火鼎盛,慧光普照,民风祥瑞。

  走出灵光寺,已是正午时分。于是在景区内的“小李农家饭店”用餐,地道的客家风味酿豆腐、梅菜扣肉,还要了青菜,加上米饭一共75元,与刚结识的在深圳工作的宜昌土家族姑娘小刘(使用尼康相机的摄影发烧友哦)两人一起进餐。饭后复乘10路车到号称粤东最大旅游景区雁鸣湖游览,雁鸣湖门票60岁老人半票(30元),园内有电瓶车(入园和出园可以各乘坐一次不再另收费)它历经十年的精心造景,已经成为很成熟的一个旅游区。现在有“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基地”、广东首批也是全国首批“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等几十项美誉。在雁鸣湖和小刘还有10路车同来的另两位旅友共四人乘坐了游船(半小时30元,AA制每人7.5元)。

  我所亲眼看到雁鸣湖的水质是比较差的,呈黑灰绿色的,远比不上万绿湖,就更不及台湾的日月潭了。但这里宣传口号远比万绿湖打得响。所谓“五个非凡(空气非凡、生态非凡、休闲非凡、住得非凡、吃得非凡),不一而足(具体如何“非凡”在网上可以查到)。说实在话并没有带给我什么“非凡”的感受。

  倒是在溢香坊观看到一出综艺表演有木偶、杂技、川剧变脸等,抓拍了一些镜头。

  下午4点,乘电瓶车离园,去参观叶剑英纪念馆和故居。纪念馆一楼和二楼分别有两个展厅,通过大量的图片、实物、艺术品和音像展示,对叶剑英的生平进行客观、真实介绍。故居是一座泥土石灰混合结构的农村建筑,不宽敞室内也都是简陋的摆设,展示出叶剑英的祖辈及其幼年是过着怎样简朴的生活。这时室外的光线正适合摄影,遂拍下一些镜头。

  

  参观完再去乘10车。回到七天酒店,晚上简餐:方便面加小面包一个(共5元)但吃得很好(有中午打包带回的梅菜扣肉和青菜哦)。

  11月11日,今天是这次在梅州的最后一天了。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中国客家博物馆位于梅州市区东区小溪唇客家公园内,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外观为圆形客家土楼造型,巍然耸立,气势宏伟。

  该馆以收藏、展示、研究和传播客家文化为重任,彰显全球客家文化精神魅力。展馆大厅一楼设有商品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最引人注目的用客家土布(蓝印花布)制作得衣服、帽子、围巾、手包、钱包、杯垫等工艺品,非常漂亮。花15元买了一直钱包准备送给女儿。二楼则是客家风情陶瓷(餐、茶具),一水儿的青花,美!博物馆免费参观,主馆有五个展厅,第一展厅“客从何来”展示了孕育于汉民族母体,成长于南岭东部山地,兴盛、发展于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客家民系是如何在南岭闽粤赣边区聚居之后,不断繁衍并从国内辐射海外,谱写了一首首从涓涓溪流汇入世界史诗的。客家文明同中华五千年文明同根,客家人是除北方汉族以外最大的汉民族族系。展厅以各种历史文献和实物材料,追溯了客家先民从东晋到清末、从中原到“南荒”的五次迁徙的历史,展现了一幅壮美的客家迁徙画卷。

  第二展厅“客家风情”。展示的是南宋以后,客家民系渐趋成熟,较为稳定地聚居于我国南岭之东。他们一方面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带到了所到之处,一方面又与南方的古越等族群交流融合,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客家风俗文化。该展厅展示了从民间征集搜罗的数百件实物,有过去客家人春天播种用的犁耙,夏秋收成用的镰刀、禾镐、禾篮、谷板;有解决衣食住行的纺纱织布机、石磨、竹饭盒等,亦有客家人婚丧嫁娶、祭祀时的各式用品。石器、木器、铁具等生产生活用具应有尽有。这些象征着农业文明、如今正在退出生产生活领域并逐渐消逝的实物,形象地再现了客家儿女数百年来披荆斩棘、艰苦奋斗的历史。

  第三展厅展示的是客家建筑——“地标围屋”。为了适应迁徙地的环境,客家先民将中原的建筑形式加以改造,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客家建筑,即围屋。围屋作为客家特有的建筑形式,见证了客家人衣冠南迁的艰苦过程。客家民居位列中国四大民居建筑之一,是客家民系迁徙过程中对汉文化继承与发扬的结果。客家民居的典型建筑,有圆围、方围(均称土楼)和半圆的围龙屋等。客家民居包涵了中国传统礼制、伦理道德及风水意识,是客家民系文明成果高度浓缩的结晶,体现出客家民系居住文化非同寻常的美学追求,有着远非纯建筑学所能阐释的极其复杂的文化内涵,在中国民居建筑中独树一帜。

  第四展厅是“人文秀区”。随着客家先民的大规模南迁,与之相伴生的,是中华大地也出现文化重心南移。自宋明清以来,客家地区文风鼎盛。客家先民,秉承先志,重礼法,崇学术;文治武功,并举不废,硕学英才,代不乏人。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的不懈坚持,为客家文化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底蕴,亦成为今后客家地区发展的精神动力。该展厅充分展示了客家民系崇文尚武,爱家报国,特别是在思想、文学艺术和教育等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及为后人留下的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第五展厅为“客家腾飞”。该展厅展示了今天客家地区建设的美好家园。全球客家人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繁荣所做的巨大贡献。

  主馆不远处的中国客家博物馆分馆将军馆设立在纯厚楼内。将军馆完整地展示了473位梅州籍将军一生的奋斗史,充分显示了梅州崇文重教、崇义重武的优良传统,以及梅州人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梅州籍将军,有邓逸凡、肖向荣、曾国华等;“抗日名将”展览则主要介绍抗日正面战场的梅州籍著名将军,有罗卓英、姚子青、谢晋元等;“开国功臣”和“当代骄子”展厅主要介绍参加过解放战争和建国后的梅州籍将军,有叶松盛、杨英耀、王国湘、叶选宁等;“将军谱”展厅则收录了全部梅州籍将军的生平简介。

  转到博物馆后园,又拍了几张片子。最后来到“客家匾额陈列”馆,这里展览、陈设的匾额均是从客家地区征集的具有浓郁客家特色的匾额,附设了导言和说明。去年11月底与飞龙好友同游福州三坊七巷时曾拍摄了一批匾额。这里展示的与三坊七巷的又有所不同,拍了一些匾额,准备有空单另写一篇游记专记。

  梅州是客家民系最终形成地和最大聚居地之一,是全国唯一的纯客家地级市。在世界客属第十二届恳亲大会上,梅州被尊为“世界客都”,成为维系全球客家人情感认同和文化根基的精神家园。客家博物馆收藏、研究、展示、传承客家历史文化,构建了全球客家人寻根问祖和文化交流的平台。经国家文博专家们考证,其是国内唯一收藏、研究、展示、传承客家文化的专题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代表客家历史文物和民俗文物研究成果及研究方向的场所,是中华汉民族诸多民系中唯一的民系文化专题博物馆。游梅州,要了解客家人和客家文化,强烈推荐要来这里参观。

  博物馆门口乘6路公交车在江南车站转7路公交车回到嘉应西路,先吃了晚餐(香芋鱼头煲加米饭,19元),到七天嘉得利酒店取了包,在大厅写游记。准备乘晚上的火车离开梅州回云南(K230)。三天的游览结束了,使我对客家之都梅州及客家的历史文化有了个初步的印象。时间关系,梅州的5A级景区雁南飞茶园、4A级景区客天下、丙村仁厚温公祠、梅州千佛塔和华侨博物馆等地还未及造访,以后有机会再来吧。并到福建汀州、江西石城和广东连山这些地方游游、看看。



<
分享:
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
免费获取定制行程
  • 15174421088 微信同号
  • 13307448811 微信同号
  • 825210@qq.com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