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0
浏览一座城池,一个梦想,漫步巍山古城,大街小巷都充满了文艺的气息:繁花半掩面的酒吧、弹着木吉他的歌手、街拍的潮流达人,广场上跳舞的大妈……为这座饱经沧桑的古老都城增添新的色彩。来到巍山,无论是街边小摊,还是有名的餐馆,都值得你一试;无论是六百多岁的巍山古城,还是巍峨雄壮的巍宝山,都值得你一睹风采。
拱辰楼
拱辰楼是巍山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到过巍山的朋友,还没有靠近巍山古城,就早早的被这历经六百多年风雨的古城楼所吸引。这就是明代蒙化卫城的北门城楼,称为“拱辰楼”。
古城楼南面檐下悬挂“魁雄六诏”大匾,它讲述的是一段南诏在唐朝的帮助下,经过六十多年征战,统一洱海区域的六诏,也就是当时六个较大的部落,可歌可泣的一段历史往事。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蒙化同知黄大鹤在古楼北面题书悬挂了“万里瞻天”匾。如此高大雄伟的明代古楼,完整地保存至今,在云南乃至全国实属罕见,现已成为巍山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1993年拱辰楼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民居
巍山古城中的传统民居是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最基本的元素。民居大多保留了明清建筑风貌,多为土木结构,青瓦坡顶,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建筑形式。
巍山民居建筑最大的特点是传统规范与高度灵活建筑手法的综合体。除了上述的特点外,民居建筑很注重天井,也就是庭院的建筑,即使在“竹筒筒”建筑中,哪怕成了“一线天”,也同样做得非常精致。
巍山民居的建筑手法与结构功能是完美的结合,每一个构件都有它固定的用途。马头墙为检修青瓦屋面提供了固定脚手架,更重要的是作为隔火墙使用,起到消防的作用。山墙屋檐可避免土墙淋雨,青砖则可保护墙体,提高抗撞击的强度。
墙头和照面坊的雕刻,美观大方又不影响结构,石柱础既有装饰作用,又避免了檐柱受潮而腐朽。在建筑中综合使用彩绘、书法、雕刻等艺术,反映出巍山民居建筑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现巍山古城保存较完整的院落还有180多座,有的已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诏博物馆
南诏博物馆于2015年10月1日正式建成对外开放,占地16980平方米,馆内现有藏品3000余件。博物馆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的结构特点。
主轴线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觉寺为重点,东面为文物展览区,西面为办公区,内设碑廊,形成了一轴两线辅以连廊的格局,创造出一种帝宫与传统园林相结合的氛围,是一个集现代博物馆陈列和古建筑展示为一体的艺术殿堂。
南诏博物馆陈列展览以南诏文化为主线,设七个展厅,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南诏溯源》,展示巍山的自然环境以及早期人类的遗迹和遗存,以此反映南诏崛起的基础条件。
第二部分《南国大诏》,用叙述手法展示了南诏王国发展壮大的恢弘历史。第三部分《南诏遗珍》展示灿烂的南诏文化在巍山的延续。
巍宝山
巍宝山,距离巍山古城南面十公里处,最高海拔2509米。景区总面积19.4平方公里,主景区6平方公里,22座宫官,星罗棋布、遍布全山。巍宝山历史悠久,环境幽雅,自然和谐,是国家风景名胜区、中国道教名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南诏发祥地。1987年12月,山中古建筑群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化保护单位。2006年5月,巍宝山长春洞被国务院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巍宝山如同走进了古老艺术的殿堂。现存20余座明清时期的道教宫观,依山就势、布局严谨,雄伟、庄严又不失灵秀,展现出不凡的风姿。这些全真道士们做功的修炼场所,今天仍吸引着不少海内外游客慕名前来做法事。
巍宝山还是一座民俗风情园。承袭千年的巍宝山传统山会从每年农历二月初一至二月十五,历时半月,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其间,还举行传统歌会,四乡八寨的彝族男女老少会着盛装,汇集在前山、后山打歌唱调欢度节日。
置身于巍宝山,游人就进入了自然植物宝库和动物乐园。山中的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带给人们满目翠绿。林海中分布着有上千年历史的古柏树群、高山栲林,从一棵棵古树的身上,人们感受到的是岁月的沧桑。
鸟道雄关
鸟道雄关在南诏故都巍山城,隆庆关是古代“西南丝绸古道”人马驿道的重要通口,海拔2700米,这块石碑是明代万历年间刻写的。鸟类专家们认为,这是世界上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最早、最古老的关于“鸟道”的记载。在每年9月中旬至10月中旬,“鸟道雄关”浓雾缭绕,成千上万的候鸟在这里迷失了方向,它们相互碰撞,发出各种鸣叫声,形成“鸟吊山鸟道雄关”奇观。
1997年的秋天,国际鸟类环志研讨会在巍山召开。来自日本、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40多位鸟类研究权威来到“鸟道雄关”,对这里的奥秘进行了科学考察。
附近村寨的村民们戴上鲜红的“凤凰冠”绣花帽,穿上节日的盛装,吹起芦笙,跳起了彝家醉人的“打歌舞”,用最醇的酒欢迎远方贵客的到来。专家们走后,群众也明白了这个“鸟道雄关”在世界上都是极为罕见的地方 ,那飞起来遮天蔽日的鸟儿也是人类的朋友,具有极大的重要性。